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正在被廣泛應用于血液系統惡性疾病、造血衰竭性疾病及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治療并取得顯著的成果,但移植排斥、移植后復發、移植相關并發癥如移植物抗宿主?。╣raft versus host disease,GVHD)等仍是威脅患者生命、影響移植成功率的主要難題,如果能夠在早期監測并實施臨床干預,可有效預防移植失敗及GVHD的發生。因此有必要識別移植后移植物的植入狀態,為臨床干預提供可靠依據。
短串聯重復序列(short tandem repeat, STR),也稱微衛星 DNA(microsatellite DNA),是由2—6個堿基序列作為核心單位,串聯重復形成的一類DNA序列,由于核心單位重復數目在個體間呈高度差異性并且數量豐富,構成了STR基因的多態性。由于其能提供大量的遺傳標記,已成為鑒別不同個體強有力的工具。目前STR-PCR技術已成為骨髓移植登記處(IBMTR)推薦的檢測移植后供受體嵌合狀態的金標準。
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供受雙方的細胞會發生排斥反應,為了更好的觀察受體內嵌合狀態,判斷移植的療效,我們用STR方法來指導臨床治療,防治疾病的復發。
1. 首次檢測需要提供3例樣本:患者移植前,患者移植后和供者樣本。
2. 移植前樣本可以用移植前采集的血液,如無備份,可采集帶毛囊頭發,口腔頰膜拭子來替代。
3. 不要使用肝素抗凝管。
1. 抗凝血常溫3天內或2--8℃7天內運輸到實驗室。
2. 頭發和口腔頰膜擦拭棉棒獨立放置于塑料袋中。
3. 如遇陰雨天氣請與包裹中放置干燥劑以防止霉變。
1.簽署HLA分型申請單。
2.供受者樣本專業化采集,并粘貼條形碼。
3.樣本經DNA提取后,采用人類熒光標記STR復合擴增試劑進行復合PCR擴增。
4.PCR產物用3130xl型號基因分析儀(ABI公司)進行毛細管電泳和GeneMapperIDv3.2分析軟件進行基因型分析。
5.分析受者移植后樣本的嵌合狀態并進行嵌合率的計算。
6.發送結果報告。
1. 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,嵌合狀態監測,輔助醫生臨床用藥。
2. 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供者干細胞植入證據。
3. 對已出院的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受者,可監測移植干細胞的植活率。